从《你好,李焕英》出发谈依恋

发布时间:2021-03-27浏览次数:488

今年春节,《你好,李焕英》成为一匹票房黑马,无数人被片中的母女亲情所感动,但当我们深入探究会发现,母亲和孩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安全的依恋模式是所有温暖和感动的前提和基础。

依恋是指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亲子互动形成的一种牢固持久的情感关系。不同依恋类型会导致个体采取相异的依恋策略,其内核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有如芯片一般将个体与亲密关系相关的记忆、经历以碎片化信息的形式转化为一种心理表征,进而以无意识的形式植入到个体身处焦虑或威胁情境下对待重要他人的态度、人际期望与行为方式中。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是从小得到父母和家人无条件爱和认可的孩子,他们心底会充满无限的勇气和力量,在他们未来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童年时期得到的爱,都会转化成力量,支持他们坚强迈过去。这类人,很少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他们在未来的家庭经营和工作中,也更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冲突和解决问题。

焦虑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个体具有消极的自我意象、矛盾的他人意象,致使个体在校园人际交往中要求同伴须向自身投以极高程度的关注与回应,以非理性的人际依赖,急切地渴求与对方缩短人际距离,并要求同伴反复确认承诺,这种人际策略非但不能使同伴关系稳固,反而失去了人际间应有的边界,让对方感到压迫感,最终导致友情破裂,使自身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中。

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个体则采取“失效的”依恋策略作为自我防御。为极尽追求人际关系中的“独立性”,不惜自我封闭,纵使自身已处逆境,却依旧以冷漠的态势拒绝接受同伴提供的帮助,主动放弃求助。该类型群体在学校中易表现为性格孤僻、少言寡语、被动多疑、群体活动参与度较低、不能正常开展人际沟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长期的情绪压抑不得排解,使心理资源极度耗竭,最终产生极端行为。

以片中一件小事为例,贾小玲经常破裤子回来,妈妈从不责骂,还学会缝制各种可爱漂亮的动物图案,其他人看到还会夸奖。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妈妈对女儿总会给予一种正向的反馈,不论何时何地都会付出自己全部的爱,在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下,才能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模式,这对孩子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也会产生积极地作用。